一项技艺,一代代守望者心手相传
一个传统,刻印着古老的文化记忆
守望文化遗产,传承中华血脉
《小康》杂志和时代记忆联合推出【匠人说】系列,
立足于优秀传统手工艺文化,
多方位、全角度探知各类非遗项目,
挖掘文化传承背后的精彩故事,
记录非遗人一生的坚守与光荣,
推动非遗的保护与传承!
桃木雕刻传承人/王来新
王来新,山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桃木雕刻民俗”的代表性传承人,受家庭环境熏陶,自幼酷爱桃木雕刻这一民间技艺,在继承老一辈儿雕刻技艺的同时,在桃木雕刻方面做了很多创造性突破,并创办肥城鸿熹桃木文化用品有限公司推广肥城桃木文化。
桃木雕刻?
桃文化是中华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福寿、平安、吉祥、爱情、忠义等多种寓意内涵。
迄今已有一千多年栽培历史的肥城桃,一直被誉为“群桃之冠”,为历代皇室贡品。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肥城就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佛桃之乡”。丰富的桃木资源和根深蒂固的桃文化信仰为桃木雕刻工艺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桃木雕刻更加盛行,各种配饰也应运而生,随着世人的迁徙和民族的融合,桃木雕刻乃至桃文化的滥觞之势既已形成。
“肥城桃木雕”以肥城境内独有的佛桃木为原材料,木体清香、色泽金黄,呈八卦螺旋形花纹。“肥城桃木雕”自成一派,以传统平面浮雕为基本雕刻技法,包括浅浮雕、深浮雕、高浮雕、多层叠雕等手法。采用散点透视构图、线面结合、保留平面,以构图饱满、层次丰富见长。经刀法娴熟、经验丰富的雕刻匠人精雕细刻而成。雕刻题材广泛,主要包括吉祥动物、神话传说、寄情花木、风流人物等。代表作品有桃木剑、桃木如意、桃印、桃符、桃木梳、桃木摆件及各种桃木小饰品。寓意福寿、平安、吉祥、爱情、忠义。
在肥城范围内,桃木雕刻有着清晰的传承脉络。在当地民间记忆中,最早而且较有影响的桃木雕刻工艺传人有:第一代:李祥瑞;第二代:孙嘉浩;第三代:马顺生;第四代:王慎法;第五代:王俊杰;第六代:王来新。
王来新是土生土长的肥城人,他的祖父便会桃木雕刻这门手艺,那时候王来新的玩具都是祖父因地取材雕刻的桃木人儿、桃木篮儿这样的小玩意,看看一块块平淡无奇的桃木块在祖父手中变成各种各样有趣的玩具,这引起了王来新极大的兴趣,后来,等王来新大一些后便正是开始了跟随祖父和父亲学习桃木雕刻技艺之路。
自身的勤奋再加上祖父和父亲的悉心教导,王来新的桃木雕刻技艺突飞猛进,19岁时他已经出师开始独立创业了。
然而,刚创业没多久,王来新的一个“大单”就出现了问题,为客户定做的几百把桃木剑均出现了开裂变形的情况,这不仅使他们几日几夜的努力都付诸东流,还狠狠地给王来新浇了一盆“冷水”。
桃木中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其易开裂变形、虫蛀等弊端也使得桃木雕刻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由于之前都是雕刻小型的桃木饰品,这一问题并没有引起王来新的重视,而这一次的失利使王来新明白,要想真正发展桃木雕刻必须解决这一问题。
为此,他到各地走访经验丰富的桃木雕刻老艺人,又到山东农业大学,向搞林木研究的教授求教,经过不懈的探索和试验,王来新终于研制出“桃木炖煮除胶法”,有效解决了桃木开裂变形的问题。
而在表现手法上,王来新也进行了大胆的革新,不仅设计制作出各种吉祥寓意的图案,更发明了掐丝珐琅桃木工艺,他借鉴了景泰蓝的掐丝技术,以彩砂画代替了景泰蓝点蓝工艺,省去了制胚、锤凿、烧制、磨光等环节,研制出了适合桃木质地的掐丝和点蓝等工艺,增强传统桃木工艺品的表现力,色彩艳丽,过度自然。
▲该作品不受圆雕、浮雕、透雕等技法的限制,综合运用木雕掐丝珐琅工艺在桃木雕刻装饰方面的优势,图案固定牢固,充分表现了图案精细流畅的线条,艺术表现力强,立体感丰富,色彩艳丽,强度高,不脱砂,不褪色,可长期保存收藏。
▲此款如意特点鲜明,设计大胆。这上面有葫芦代表着多子多福的意思,还有蝙蝠,蝙蝠在古代代表着有福气的意思。主要用于婚庆送新婚贺礼使用,恭祝新郎新娘称心如意。
王来新19岁出徒,独立创业,经营桃木雕刻并研究桃木雕刻民俗文化,很有建树。为传承肥城桃木雕刻手工技艺,2004年创立了肥城第一家“中大桃木工艺制品有限公司”。被央视七频道“致富经”栏目记者采访,并报道和推广;同年央视四频道“两岸通”栏目专题报道了桃木雕刻民俗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在台湾岛内产生了共鸣,吸引来不少台胞到肥城观光、学习和交流。
2009年,王来新被确定为山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桃木雕刻民俗”的代表性传承人。2016年改名为肥城鸿熹桃木文化用品有限公司,任总经理,兼任肥城市桃木雕刻民俗研究会会长。为传承肥城桃木雕刻技艺作出了重要贡献。2018年1月22日肥城鸿熹桃木文化用品有限公司生产“泰山桃木王”品牌被评为山东老字号。
短短十几年里,肥城市桃木雕刻产业完成了从普通小作坊到中型作坊,再到手工与机械化结合生产的现代企业的转型,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桃木雕刻工艺品,真正成为了肥城的一张城市名片!
本栏目由《小康》杂志和时代记忆联合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