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来新在创作桃木作品
桃木雕刻作品
一千多年前,肥城已开始栽培桃。因桃资源丰富,当地民间雕刻自古有之,只是受原材料限制,成品多为桃核挂件和桃木雕小人。2000年以来,土生土长的肥城人王来新在继承家传手艺的基础上,对桃木雕刻的原材料处理工艺、产品种类及销售方式等方面实现一条龙创新,打造了“泰山桃木王”的文化名片,也让桃木雕刻这一肥城老品牌实现了新活法。记者 许倩
爬山时坚定传承信念
在山东肥城,历来有种桃的历史,被誉为“中国佛桃之乡”,肥城佛桃是历代皇室的贡品。基于十万亩桃林的资源优势,当地人在种桃的基础上创制出了桃木雕刻这一技艺,只是那时,桃木雕刻并未成为影响广泛的文化产业。
从货郎走街串巷叫卖的手把件到如今电商平台销往国内外的桃木文创产品,近20年的时间里,桃木雕刻发展成为当地的特色产业。追溯其源头,离不开王来新的探索和创新。
出生于桃木雕刻世家,王来新从小耳濡目染接触过桃木雕刻。“其实我们家祖传五代都从事过桃木雕刻相关的工作,从6岁时我就跟着既是货郎又是桃木雕刻能手的爷爷走街串巷卖东西,小时候最深刻的记忆就是走街串巷的叫卖声,受家庭环境的熏陶我也做过一些小型的雕刻作品。”王来新回忆。
成年后的王来新最初并未从事这方面工作,一次的特别经历让他重拾祖传手艺并传承桃木雕刻。王来新至今仍清楚地记得,那是2000年,一次爬泰山的经历改变了他的人生,也让桃木雕刻这门技艺走向了创新发展的道路。“爬山时外地游客都会在路上买一些当地的纪念品带走,大多以如意和桃核等产品为主。在爬山的过程中我听到有游客说‘泰山离肥城这么近,怎么没有好的桃木纪念品呢?’”说者无意,但游客偶然的一句话让王来新陷入了思考。
“之前我们当地果农家中的桃木都是当做柴火烧掉,当听到游客有感而发的话语,才意识到我们有这么好的资源却没有好好利用,没有衍生出附加值更高的工艺品。作为我们当地的特色技艺,又是我们家传的手艺,如果我都不传承,那么这门技艺很可能就此中断。”王来新坦言,这一次爬山的偶然经历让他坚定了传承桃木雕刻的信念。他决定拿起刻刀,重新拾起父辈传下来的桃木雕刻手艺。
彼时是2000年,王来新从重拾技艺开始,开始探索创新发展的道路。
独创原材料处理工艺
尽管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和家喻户晓的群众基础,但发展不是循环往复的,而是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探索创新。对王来新而言,起初的日子里,一切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只是他没想到,挫折来得如此之快。
创业初期的王来新曾接到了订购几百把桃木剑的大单子,满怀信心的赶工制作,准备交货时却发生了让他意想不到的事情。“很多桃木剑在交货之前开裂了。”不服输的王来新并没有因此放弃,这次打击让他开始深入思考桃木雕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前的桃木雕刻产品种类和销售渠道都很单一,不成规模更谈不上产业,要想解决问题必须从源头思考改进。”
基于此,王来新将创新发展的第一步聚焦在了原材料的处理上。“桃木性甘甜,树胶多,其制成品易开裂变形几乎是一个‘定数’。过去的桃木篮、桃木人体型小、造型简单,只能制作手把件,这个问题一直没引起关注。可到了生产造型复杂的大型工艺品时,解决这一问题迫在眉睫。”摸清原因之后,王来新开始尝试对原材料的处理工艺进行改变。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王来新先后访问了30多位桃木雕刻艺人,又到大学里向专门搞林木研究的老师请教。不仅如此,它还自己摸索着用电烘干炉、微波炉进行烘烤。经过3年多的努力,先后尝试了五六十次,王来新终于尝试出了桃木最好的处理工艺——桃木炖煮除胶法。“将桃木放水里炖煮四五个小时就能彻底除胶定型。在沸水里‘滚一遭’后桃木不仅不开裂了而且也容易拼接,也能用来制作大型工艺品。”王来新说。
创新让非遗焕发新生
解决了原材料处理的问题,王来新也放开了步子探索桃木雕刻工艺、类型、销售、传承一体化的道路。在桃木剑、桃木如意、桃木篮等大件产品先后推向市场后,王来新尝试通过工艺与工艺的结合来丰富桃木雕刻的产品类型。“为避免产品同质化,2016年,我们跳出传统模式,开始研发将掐丝珐琅与传统的桃木雕刻工艺相结合,将景泰蓝颜料粘贴到桃木上,经过几年的研究,如今制作而成的桃木雕刻作品更具有视觉冲击力。”王来新介绍。
王来新坦言,“过去老百姓(603883,股吧)种桃是为了吃桃卖桃,现在加上创意和技艺,我们将老树枯枝转化为工艺品、创意和文化,这是我们肥城桃木雕刻独到的地方,但要想长期发展必须不断创新。”为开拓思路进行创作,王来新买来专业参考书籍学习并研究古代青铜器、玉器、瓷器造型,最后将产品定位在两大领域:生活类和艺术品类。经过创新开发,如今桃木雕刻产品种类涵盖了20多个系列4000多个品种,既有文房四宝、筷子等生活实用品,也有汉服上的配饰、发簪等装饰品。
产品多了、影响大了,王来新也将销售渠道扩大到了电商平台,在拓宽销售渠道的同时也为桃木产品创新提供了新思路。王来新告诉记者,随着电商的发展,私人订制变得越来越兴盛,他也将这一点应用到了自己的产品销售中。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王来新的传承也同样带动了当地的乡村振兴。近年来,在王来新的带领下,当地几十家桃木产业先后建立发展,小规模发展的也有170多家。“大家你教我、我教他,通过传帮带的形式直接带动了当地桃木文化产业的发展,直接拉动就业近万人。”王来新说。
与工艺传承相伴的,还有文旅发展和研学的推进。“近年来,我们当地先后建立了桃木工艺商业街和旅游商品城,将桃木产品与旅游相结合,将桃木雕刻打造成文化名片。”王来新介绍,随后又建成了桃文化博物馆,展示了近年来当地获奖的桃木雕刻作品,并定期举办研学活动,让更多的小朋友能够在观看展品的同时了解背后的制作技艺和桃文化。
回想起近20年来的探索过程,王来新曾满怀信心大胆尝试,也曾摔过“跟头”跌入低谷,再回首,于他而言,一切似乎又都是必经之路。“我的初衷就是在传承中让桃木文化这一老品牌实现新活法,而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我在创新的道路上马不停蹄、不断前行。”王来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