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家具发展迄今有着千百年的历史,在这滔滔的历史长河中,大浪淘沙拣金留下许多传世佳作。随着中国古典家具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明式清式仿古家具近年来非常流行,尤其是百工甚至千工的仿清式家具掀起了讲求精雕细琢之风,满足了人们对雅致生活的追求。固然,那些选料精良、雕琢惟妙惟肖、形神兼备的家具精品深受藏家追捧。值得一提的是,更多仿古家具虽雕工精细,却被诟病为“注重局部而忽略整体”,只是在一味追求繁文缛节。细细品鉴,这些家具雕绘满眼的花纹将“精细”发挥到了极致,但是它们却体现不出传统雕艺之“精到”。
何为“精到”,何为“精细”?“精细”与“精到”应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精细”主要是针对工艺技术而言,追求纯视觉的美,如常说的“毫发必现”。“精到”的概念则要宽泛很多,指的不仅是技术层面上的美,更侧重于形与神的匹配,体现在整体构思与局部修饰的完美结合。难怪专家学者常说:“真正的艺术并非精雕细刻,而是巧妙的构思。”
家具雕刻应提倡工艺的“精到”,即形与神的匹配,才能在艺术高度上更上一层楼。然而,“精到”在创作过程中往往被人们忽视,“精细”却往往被过分重视。过分雕琢和没有情感的“精细”,导致家具整体丧失匠心而仅存匠气。例如,雕刻龙凤古兽追求越细越好、以繁为美,但在表现形式上都是统一的“盘旋嬉戏”、“张牙舞爪”、“面目狰狞”。在外行眼里,“精细”是至高无上的美,形成这种不成熟的审美观念和创作态度,大多不是技术的原因,而是对创作主题及内容理解不够,美学知识贫乏等内在原因所致。
怎样才能实现“精到”,达成巧妙的构思?这要求匠师具备娴熟的技术,同时应有一定的创作能力,既需要直觉,也离不开理性,注重形与神的统一刻划。如果说,“精细”把握了事物的普遍性,“精到”反映出的是个体于众不同的特性,并将其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例如,走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熟人一眼就能认出,这是为什么?因为你通过熟悉和了解抓住了他(她)的形态、神态特征。同理,在雕琢家具的过程中也须应用该原理,把握雕琢的意境,而不应当仅仅是“依葫芦画瓢”。
雕刻工艺中,人物刻画尤其是美女雕刻最能显出艺术的造诣,如何突破“瓜子脸”、“观音手”、“芊芊细腰”等千篇一律的艺术表现形式?其实,每位美女特征不一,表达思想情感各不相同,雕琢侧重点自当有所差异。譬如,如想表现《红楼梦》中的林黛玉,要抓住她体弱多病、多愁善感的特征,应着力刻划身体单薄、蹙眉,带有病态美的形象。表现《长恨歌》中的杨贵妃,她雪肤花貌体态丰腴,形象上应当力求眼帘饱满,凸显高雅含情的气质。
由是可知,家具雕琢就是匠师通过细致观察,展现“精到”雕艺的一种三维空间艺术,是为了追求无声的语言和立体的诗篇,此乃家具雕刻之上层境界。在每一次的关注和凝视中,在每一回的揣摩和发现中,都能找到怦然心动的艺术感觉,对人类的艺术创造和神奇的木头材质发出由衷的慨叹。
清代中期此件黄花梨玫瑰椅,堪称雕刻繁简得体的经典。作品形制端正带收分,靠背的搭脑及扶手采用简洁的烟袋锅式榫卯结构,穿藤座面的抹头及后大边点缀雕刻灵巧的卡子花,扶手及座下三面券口牙子则是镶边式浮雕,虽然着墨不多,却都精致动人。最讨巧的是背板雕刻的构思:中间立一个变体寿字,四周许多螭纹环绕,寓意子孙满堂,均以透雕形式表现。须知玫瑰椅靠背的低矮是为了靠窗放置时不冒顶,这透雕背板有窗下的粉壁作底衬,虚实相生,加倍显出画面的繁丽,成为作品抢眼的亮点。
另一件清代的黄花梨小插屏同样具有文心,虽然高度不过37厘米,却在运刀之前作过高明的设计。看它底座心板、裙板上的方夔纹雕刻得何等阳刚气,其实正是要与画屏上的每笔柔美曲线形成对比鲜明的形式美。考虑到作品本是文人案头的摆设,作者对画屏上的雕刻题材便有了凑趣的安排:一根芦苇随风斜出,莲花朵朵簇拥摇弋,又有一只鹭鸟正在莲叶之下,不断叼食美味的鱼儿......雕工细腻、情景生动,不但富有审美的意境,而且还以芦、鹭、莲的谐音,表达出对于寒窗读书人温馨的祝福:“一路连科”。
徜徉于这些杰作之前,无人不被其栩栩如生的传神魅力所感动。追求与木头情满掌间的心灵呼应,将自己头脑中人物、动物、花草的印象,通过手中刻刀在木材上表现、传达。想象必须符合事物的客观规律和特定意境,观察应着眼于事物的细节特征,手下应对刻刀具有高超的掌控力,只有做到脑、眼、手三者默契配合,才能迸发出艺术火花。对家具雕刻技艺的“精到”娴熟,也体现在善于把握木头的自然语言。天然的木纹巧借于作品当中,运刀奏凿形成的木趣,木纹年轮的暴露和显现出来的木韵等等,都能找到和谐而神奇的处理。
总之,“精细”与“精到”是辩证统一的。“精到”是“精细”的基础,“精细”是“精到”的升华。“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实现“精细”、“精到”,如同绘画艺术上的用笔有度,熟能生巧。要创作出形神兼备的家具雕刻精品,还需要匠师们立足精到,力求精细,精益求精。
红木家具雕刻的艺术境界
信息来源:mmmkkk.com 时间: 2012-09-03 浏览次数:1101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木雕刻网证实,仅供您参考